信以砺学|微电子学院各导学团队开展科学家精神传承大讨论
日期:2022-06-13 18:51 点击量:
(通讯员 费菲)“郝院士总会问我‘我们的研究要用在哪里?是不是国家需求的?是不是卡脖子的技术?’不做一些没有用处和浪费经费的研究,要做对国家意义重大的研究。我想这种心怀国家、勤奋务实、大胆创新就是对科学家精神最好的诠释。”青年教师任泽阳如是说。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学院师生崇尚科学家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传承优良学风,5月30日至6月10日,微电子学院各导学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家精神传承主题大讨论活动。
“四海同芯”导学团队在团队兼职辅导员冯立琛的带领下学习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杨银堂教授相关事迹。学习结束后,冯立琛以自己的求学与科研经历为基础,分享了自己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自己当年求学时,微电子专业还未受到像如今一样的重视,很多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后面都选择转专业,而当时能够坚定选择深耕微电子行业的同学,如今大多已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也许这正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

“四海同芯”导学团队在团队兼职辅导员冯立琛的带领下学习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杨银堂教授相关事迹。学习结束后,冯立琛以自己的求学与科研经历为基础,分享了自己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自己当年求学时,微电子专业还未受到像如今一样的重视,很多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后面都选择转专业,而当时能够坚定选择深耕微电子行业的同学,如今大多已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也许这正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的最好写照。
宽禁带半导体导学团队师生则在兼职辅导员张涛、苏凯两位老师以及团队青年教师赵胜雷、任泽阳、冯欣的带领下,以“我心中的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展开讨论。赵胜雷老师在讨论中说到:“科学家精神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思想上,一是要有责任感使命感,一定要把科研做好,因为这是我们的本分和责任;二是要有危机感,大国的博弈成败取决于科技的竞争,我们要有一种为国家实力崛起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危机感。其次是态度上,我们一定要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态度,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一个清晰的科研规划。最后是科研团队的配合,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背后一定有一个合作默契的科研团队,所以团队合作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中十分重要的一项。”